三十六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按语】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瞒天过海”,本来是比喻用伪装来哄骗对方,背地里偷偷地行动。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的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瞒天过海”之“天”喻指皇帝,本义指瞒着皇帝,让他平稳过海。语出《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云: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来安定东土。一天,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太宗看见眼前只是一片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随臣询问过海之计。臣下面面相觑,无一回应。忽传有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大军过海所需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由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这种计谋在某种程度上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之类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因此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使用伪装的手段,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围魏救赵”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报丢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后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这样既解旧恨又可得到邯郸,可谓一举双得。魏王从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再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排解争斗,不能直接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一定会自解。我们再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途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又复陷于孙膑的伏击,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语】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猪,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长短经·格形》)。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用在军事上,就是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地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的谋略,而自己却不会受到损失。这个“刀”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势力。
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在军事上,主要体现了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以达到取胜的目的。此计在使用上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要因地、因事、因时、因势来“借刀”。古时有名的战例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郐臣等。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损卦》推演而得的。《损卦》里说:“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充满了辩证思想。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逸待劳”,意思是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进攻的敌人疲劳之后再出击。语出《孙子·军争篇》,原作“以佚待劳”,佚(yì),同“逸”。《军争篇》曰:“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将领可以避开敌人的锐气,趁其士气低落衰竭时就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治理严整的军队来对付治理混乱的军队,用军心镇定的军队来对付军心躁动的军队,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心的方法。在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饿的敌人,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力的方法。又,《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国语·吴语·越语下》)
“趁火打劫”,趁,乘机。劫,抢劫。原意是趁别人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也比喻乘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取一把。这是个贬义成语。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困难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按语】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汉书·周勃传》附)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声东击西”,声,指声张。意思是说表面上声张去攻打东边,实际上却去攻打西边。在军事上是给对方制造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语本于《淮南子·兵略》。《兵略》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收合)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意思是说用兵的策略是向敌人显示我军似乎很柔弱,实际上却用刚强的力量来迎击他;向敌人做出收敛的势态,实际上却大张旗鼓地进攻;将要向西进攻,却摆出一副向东的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
“声东击西”之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比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一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声东击西”之计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原“按语”中通过两个战例,来提醒使用此计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敌方指挥可以扰乱者,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黄巾军中了朱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今河南南阳)。而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亚夫下令加强了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按语】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新唐书·张巡传》、《战略考·唐》)。
所谓“无中生有”,原来是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辩证看法。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本《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用来形容本无其事,凭空捏造。是个贬义成语。在军事上,“无中生有”的这个“无”,指的是“假”、“虚”;这个“有”,指的是“真”、“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上的错觉和行动上的失误。
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以各种假象掩盖真相,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予不意的攻击。若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出奇制胜,攻击敌方,在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按语】奇出于正,无正则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原话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道路。“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古代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汉将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打项羽的部队时,听取了张良、韩信的计策,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迷惑对方,实际上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并取得大捷。《古今杂剧·韩元帅暗度陈仓》里说:“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后来因称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计是汉代大将军韩信创造,“暗度陈仓”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按语】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逐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隔岸观火”的本义是从河这边观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以便从中取利。语出唐乾康《投谒齐己》,云:“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义同“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
如果用在战争中,若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来对付我方。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原“按语”里认为“隔岸观火”与《孙子·火攻篇》里孙子言“慎动之理”意相吻合。在《火攻篇》的后段里,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此计正是运用了《豫》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一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按语】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表面上表现得和蔼可亲,而内心里却阴险毒辣。语本于《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意思是说义府貌似温柔,与人说话时一定要面带微笑,但是一旦与他的意见不一,就必加陷害。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笑中刀”。后来人们就以“笑里藏刀”来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做法。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应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使人疏于防备,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按语】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决,即在长短之相较;而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李代桃僵”,“僵(jiāng)”,是枯死的意思,这里指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鸡鸣篇》云:“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诗的原意是以李树代替桃树受虫蛀,用来比喻兄弟要像桃树、李树相互帮助,相互友爱。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在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最小的损失换得最大的胜利,即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也就是大家在象棋比赛中的“舍车保帅”的战术。
两军对峙,敌优我劣或势均力敌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指挥者指导正确,就可变劣势为优势。原“按语”中举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孙膑帮助田忌在其马总体上不如齐王之马的情况下,仍能以二比一获胜。但是,运用此法也不可生搬硬套。春秋时齐魏桂陵之战,魏军左军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齐将田忌准备按孙膑赛马之法作战,孙膑却认为不可。他说,这次作战不是争个二胜一负,而应大量消灭敌人。田忌于是用下军对付敌人最强的左军,以中军对付与敌人力量相近的中军,以自己力量最强的左军迅速消灭敌人最弱的右军。齐军虽有局部失利,但敌方左军、中军已被钳制住,右军很快败退。田忌迅速指挥自己的上军乘胜与中军合力,力克敌方中军,得手后,三军合击,一起攻破敌方最强的左军。这样,齐军在全局上形成了优势,终于取胜。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按语】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战。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顺手牵羊”,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路上看到一只羊,就顺便把别人的羊牵回自己家的意思。“顺”就是顺便的意思,比喻伺机取利,得到意外的收获。后来比喻趁势将敌人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在多比喻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顺手拿走人家的东西或顺势做某件事情。
语出《礼记·曲礼上》,云:“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效,犹呈见。”本意谓进献的马羊就用右手随便牵着。后世因以“顺手牵羊”比喻顺便行事,毫不费力。
古人对“顺手牵羊”之计十分重视。《草庐经略·游兵》中说:“伺敌之隙,乘间取利。”《登坛必究·叙战》中说:“见利宜疾,未利则止。取利乘时,间不容息。先之一刻则大过,后之一刻则失时也。”《鬼谷子·谋篇》中说:“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李卫公问对·卷中》说:“伺隙捣虚。”上述兵法中虽未出现“顺手牵羊”的字样,但却是对“顺手牵羊”之计的最好说明。
用在军事上,“顺手牵羊”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战争中就是要看准敌人出现的漏洞,及时抓住其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说要把握战机,乘隙争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按语】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藏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蛇一般都隐藏在草里,只要草被打扰,蛇就会惊跑,这就是“打草惊蛇”的本义。后来比喻某些事情相似,如果甲受到惩处,就会使乙感到惊慌。再后来就用“打草惊蛇”来比喻因做事不密,反使对方得以警戒预防。
语出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类说二一》。《南唐近事》里说:唐代当涂县令王鲁贪赃敛财,搜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一天,当地百姓联名告发他手下的一个人受贿。王鲁见了状子,十分恐慌,生怕自己的不法行径也被揭露出来,便不由自主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后来,人们就把这八个字简化为“打草惊蛇”这个成语。
“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万万不可轻敌冒进,暴露我军的意图,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按语】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借尸还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可以附在别人的身体上而复活。用来比喻某些已经死亡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借着另一种形式得以出现。
此计名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民间故事。从前,一个名叫李玄的人,拜太上老君为师,学长生不老之术。一天,他随太上老君魂游太空,留下凡胎肉体叫徒弟看守,说七日便回。到了第六天,徒弟忽然得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匆忙将李玄的尸体焚化后离去。李玄的灵魂回来后无尸可投,不得不借路边一个刚死的乞丐的尸体还了魂,成了人形。这样,李玄就变成了蓬头垢面、跛脚秃头的“铁拐李”了。
“借尸还魂”作为一种计谋,指的是已经衰落或死亡的事物借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用在军事上,引申指处于被动或面临失败的局面时,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扭转局势,争取主动,实现原先的意图。这些都可视为“借尸还魂”。
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都喜欢推出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死者的旗号来号召天下,用这种“借尸还魂”的方法,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按语】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后汉书·虞诩传》、《战略考·东汉》)
“调虎离山”的意思是用计策把老虎调离原来对它有利的地形或据点,以便乘机进攻它。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敌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这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威风尽失。“调虎离山”用在战略上,就是说当强敌一旦离开其根据地或有利的地形,就失去了它的优势。如果此时给予攻击,就会取得胜利。
《孙子兵法》中早就指出:不顾双方条件强硬进攻是下等策略,是会失败的。敌人既然已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又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就不能去与他争斗。应该巧妙地用小利去引诱敌人,把敌人调离坚固的防地,引诱到对我军有利的战区,我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一定可以击败敌人。汉末虞诩智骗羌人的故事就是个好例证。他故意说等待援兵,松懈了敌人的斗志,分散了他们的兵力;而他却日夜兼程行军,充分利用了时间;还用增加灶的数量来伪装,让敌人误以为援军已到,不敢轻举妄动。目的是扰乱敌人的意图。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己方的主动性,牵住了敌方的鼻子,以己方的意图随意调动敌方,终于取得了平羌的胜利。
这个计策的内涵是说在战场上若遇强敌,就要善用谋略,用假象使敌人离开有利的地形,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寸步难行,并由主动变为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地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按语】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欲擒故纵”,“擒”,捉。“故”,故意。“纵”,放。意思是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暂且放松一步。
打仗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夺取地盘。如果逼得敌人太急,“穷寇”就会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反而会使己方损兵失地,这是不可取的。放敌人一马,不是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决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每次都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是不可以轻易放掉的,以免后患。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对孟获七擒七纵,主动权始终操在自己的手上,最终达到目的。这说明诸葛亮深谋远虑,能随机应变,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也是军事史上“欲擒故纵”的一个绝妙战例。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按语】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以旌旗金鼓诱敌者,疑似也;以老弱粮草诱敌者,则类同也。如: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利。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徙于山中。楚人坐守其北门,而伏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抛砖引玉”,本义是抛出砖,引来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语出《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景德传灯录》云:“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jī,未烧的砖坯)子。’”相传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对徒弟们的参禅要求极为严格,每个人必须集中精力,精心打坐,达到一种不受外界干扰、身心不动的佳境。一次晚上参禅的时候,从谂禅师有意试探徒弟们的定力,说:“今夜解答问题,有需要解答者出来。”其他的人都聚精会神地盘腿打坐,不为所动。唯有一个小僧走出来,回答禅师。从谂禅师看了看他,说了一句:“刚才本来想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连砖都不如的土坯!”
此计用在军事上,其意是指:利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有以小易大、以贱易贵的意思。“砖”和“玉”,就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利。“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引玉”才是要得到的目的。就好比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这些都是用相类似的手段去迷惑、诱骗对方,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获得利益。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按语】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全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新唐书·张巡传》、《战略考·唐》)
“擒贼擒王”的“擒”就是捉住的意思,多指作战时要先捉住敌人的首领。比喻做事必须先抓住要害。语出杜甫《前出塞》诗之六,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此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也是因为“七寸”之处是蛇的心脏所在的位置。打坏了蛇的心脏,蛇自然不能存活。同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要害和关键,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作战时要先打垮敌军主力、擒获敌军的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敌方陷于混乱,便可以彻底击溃它。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通观全局,扩大战果,以得全胜。如果错过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或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按语】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顷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出营,谕之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做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曰: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本义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古代文献里,有关“釜底抽薪”的记载很多。如《吕氏春秋·数尽》里说:“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意思是说用水来制止沸腾的水,沸腾的水会更加沸腾而停不下来,把锅底的火抽去以后沸腾的水才停止下来。汉代董卓《上何进书》里也云:“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里也说:“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通俗,道理也说得非常清楚。水烧开了,再兑水进去是不能马上让水的温度降下来的。因为水的沸腾是靠柴火在釜底烧的原因,要想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是把火从釜底抽掉,水温自然就降了下来。
“釜底抽薪”用在军事上,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矛盾”。对强敌不可用强攻的办法,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去乘机取胜。在战场上,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那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乘机攻击敌人的弱点。比如,如能乘机夺得敌人的粮草辎重,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就是一个有名的战例。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按语】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曰:“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浑水摸鱼”,原意是把水搅混,乘鱼儿晕头转向时,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在浑浊的水中,鱼儿辨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就有可乘之机。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制造。即我方应主动去把水搅浑,使情况复杂起来,然后借机行事。
局面混乱不定,一定存在着多种互相冲突的力量,那些弱小的力量这时都在考虑,到底要依靠哪一边,一时难以确定。古代兵书《六韬》中列举了敌军的衰弱征状:全军多次受惊,兵士军心不稳,发牢骚,说泄气话,传递小道消息,谣言不断,不怕法令,不尊重将领……这时,可以说是水已浑了,就应该乘机捞鱼,取得胜利。运用此计的关键,是指挥员一定要正确分析形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把水搅浑,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此计运用《随卦》的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善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便可乱中取利。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按语】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倘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知。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如:诸葛亮病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令仪反击鸣鼓,若向懿者,懿退,于是仪结营而去。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南史·檀道济传》、《广名将传》)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知了)在变为成虫时,就会脱去原来的外壳而走,只留下蝉壳还挂在枝头。比喻只留下表面的假象,实际上已经脱身而逃。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来摆脱敌人,或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转移目标的谋略。撤退或转移,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从而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敌人。
“金蝉脱壳”是摆脱敌人、转移部队的一种分身术。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檀道济在被敌人围困时,竟然能带着武装士兵,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服装,坐在车上,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敌军见此,以为檀道济设有伏兵,不敢逼近,让檀道济安然脱离围困。檀道济此计,就是在千钧一发之际,设法留下伪装的假象,以掩人耳目,然后暗中逃走,这种巧妙的脱身方法就是“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按语】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关门捉贼”,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围困并歼灭敌人的计谋。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关门”就是使敌人出逃的希望破灭,让其无路可退,这是“攻心”战略。一旦把门关起来,敌人的心理将会受到致命的创伤。此外,“关门捉贼”,不仅仅是怕敌人逃走,而是怕它逃走之后被别人所利用。如果门关不紧,敌人脱逃,千万不可轻易追赶,防止中了敌人的诱兵之计。
这里所说的“贼”,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它的特点是轻小诡秘,出没不定,行踪难测。它的数量不多,破坏性很大,常会乘我方不备,侵扰我军。所以,对这种“贼”,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此计运用得好,决不只限于“小贼”,甚至可以围歼敌主力部队。如果指挥员能统观全局,因势用计,因情变通,捉到的也可能不是小贼,而是敌军的主力部队。这和“关门打狗”、“瓮中捉鳖”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按语】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战国策·秦策》、《战略考·战国》)
“远交近攻”,意思是说和那些远离自己的国家交朋友,攻击或占领与自己邻近的国家。语出《战国策·秦策》。这是战国时期范雎为秦国制定的一条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秦策》云:“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是说:大王不如和那些远离自己的国家交朋友,攻击与自己邻近的国家。只要得到一寸土地,你就可以称王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你就可以称王一尺土地。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
“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谋略。“远交”只是一种外交权术,并不是真的同遥远的国家交好,而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就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按语】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二年》、《左传·僖公五年》)
“假道伐虢”,事见《左传·僖公二年》和《左传·僖公五年》。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虢,春秋时诸侯国名。本义是指晋国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书中说: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屈产的良马和垂棘产的玉璧两件宝物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都还会回到你的手中。”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和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借道给晋国。晋大军借用虞国的道路去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晋国的军队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这时晋军大将里克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请求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以“假道”为借口,隐蔽了“假道”的真正意图。后来就以“假道伐虢”来形容“借彼图此,别有用心”的伎俩。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按语】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其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偷梁换柱”,语出宋代罗泌《路史·发挥》。《发挥》里说:桀、纣能“倒拽九牛,抚梁易柱”,本义是强调桀、纣力大无穷,可以拽倒九牛,换梁易柱。后作“偷梁换柱”,比喻以玩弄偷换的办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假代真,以劣代优,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古代作战,军队里的“梁”和“柱”就是精兵主力之所在。一间房的梁、柱被调换,那么房子就会倒塌;一支军队的主力如果被调换,那么这支军队就要垮掉。在对阵时,暗中调动走敌人的主力,分散和削弱敌人的力量,就叫做“偷梁换柱”。此计亦指不断改变自己的主力布置,有效地控制和蒙骗敌人,借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变劣势为优势。
此计与“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用在军事上,“偷梁换柱”也是一种军事谋略。以次要的换主要的,以假的换真的,以坏的换好的。这种“偷梁换柱”的方法,就是暗中将对方“好”的东西换掉,其目的是削弱对方的战斗能力。此计中也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上。不过,从军事谋略上去理解本计,或“偷梁”,或“换柱”,重点都放在对敌军“频更其阵”上,促使敌人变换阵容,然后伺机攻其弱点。这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往往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按语】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指桑骂槐”,谓指的是桑树,骂的是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与指着张三骂李四、指东骂西是一个意思。实际也是“杀鸡儆猴”的方法,即抓住个别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其他人。
《三十六计》中将它演绎成间接训诫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谋略。将帅们为了在下级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多使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权术。有时也指势力强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又不想暴露痕迹,于是就委婉地提出警告,是一种间接的指责方法。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地威慑他。如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运用了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损失就使鲁、宋两国臣服。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按语】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曰:“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贴钉之,加以青纱笼护,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战略考·宋》)
“假痴不癫”,假,伪装。痴,痴呆,无知。癫,疯癫,癫狂。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假痴不癫”就是假装痴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醒。此计不论作为政治谋略还是军事谋略,都算高招。
该计在军事上指的是,虽然自己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故意不露锋芒,显得软弱可欺,痴呆无知,用来麻痹敌人,其实内心非常冷静,然后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用在政治上,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抱负,以免引起别人的警觉。其实自己内心非常清楚,等待时机一到,就大显身手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弱,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席上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了几个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说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一句话说得刘备惊慌失措,生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时一声炸雷,刘备急忙遮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认为刘备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摆脱了曹操的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按语】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以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晋书·苻坚传》)
“上屋抽梯”,原意是诱惑人用梯子爬上屋顶,然后将梯子抽走,使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最后屋顶上的人只能束手就擒。比喻以利益诱使对方深入困境后,再彻底地予以消灭,不留后路。和“过桥拆板”、“过河拆桥”、“上树拔梯”的意思相同。
“上屋抽梯”既可用之于敌,也可用之于我。最早见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九地》中说:“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帅与士卒一同前往作战,置于有进无退之地,就像登高后抽掉梯子一样,迫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将帅率众深入诸侯国境,要像射出的箭矢一样,使他们只能一往直前,不可返回。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的后路,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敌人“上了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也。
【按语】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觉。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让人真假难辨。“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原意为很难开花的铁树竟然开起花来了,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三十六计》里把它作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铁树也开了花,变不可能为可能,所以能够制服敌人。
用在军事上,是指借别人的声势以壮大自己的军威,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弱小的部队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使自己的阵容显得充实强大,就像鸿雁长上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也可以慑服甚至击败敌人。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按语】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足须握机,第五乃成为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如李渊书尊李密,密卒以败;汉高视势未敌项羽之先,卑事项羽,使其见信,而渐以侵其势,至垓下一役,一举亡之。(《隋书·李密》、《史记·汉高祖》)
“反客为主”的本义是客人反过来变为主人。一般用来比喻由被动的地位变为主动的地位。与“喧宾夺主”的意思相近。在日常生活中,主客之势常常发生变化,有的变客为主,有的变主为客。关键在于要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主动权。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空子,插脚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在战争中,发动进攻者是“客”,迎战者是“主”。敌人大兵压境,远道而来,我方不妨主动转攻为守,利用有利地形狙击敌人,最终取得胜利。它是一种换位法,或者说是夺位法。
按语称此计为“渐进之阴谋”,既是“阴谋”,就必须“渐进”,只有慢慢地把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中来,才能奏效。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按语】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美人计”,就是用美女来诱惑对方,使其沉溺于享乐,失去战斗的意志,继而一举消灭敌人的策略。古代的战例有:西施绝色媚夫差、纣王女色亡国、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美人计”最早见于《六韬·文伐》,《文伐》里说:“厚赂珠玉,娱以美人”,“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意思是说,用丰厚的珠玉和美女进献给敌国的君主,来讨取他的欢心,诱使敌国的君主过荒淫无度的生活,使其心智迷乱,然后乘有利时机把他消灭掉。这一计策除利用“美人”之外,还可以理解为通过敌人可以信赖的人或事来左右敌人,使敌方斗志涣散,意志消退,由强变弱,从而一举战胜敌军。
原“按语”中把侍奉或讨好强敌的方法分成三种:一种是用献土地的方法,这势必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像六国争相以地事秦一样,并没有什么好结果。一种是用金钱珠宝、绫罗绸缎去讨好敌人,这必然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像宋朝侍奉辽、金那样,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独有用美人计这一种才见成效,这样可以消磨涣散敌军将帅的意志,同时也可以增加其部下对他们的怨恨情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用美女西施和贵重珠宝来取悦吴王夫差,让他贪图享受,丧失警惕,后来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此计运用《易经·渐卦》的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弱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按语】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珪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榦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珪曰:“彼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珽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陈寇,百姓多反,珽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坐街巷,禁断行人,鸡犬不乱鸣吠。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珽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泛指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这就是所谓“虚者虚之”。这样敌方就会产生怀疑,怕城内有埋伏,就更会犹豫不前,这就是所谓“疑中生疑”。但“空城计”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就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历史上以“空城计”退兵得胜者不少。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以“空城计”智退楚军的历史记载,但其影响远远不如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有少数老弱残兵留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门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然前进,便下令退兵。此故事在民间盛为流传。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变化无穷。在使用“空城计”时,一定要充分掌握对方主帅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切切不可轻易出此险招。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此计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当做缓兵之计,还得防止敌人卷土重来。所以还必须有实力与敌方对抗。解救危局,还是要凭真才实力。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按语】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所谓“反间”,本来是指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给敌人反馈回虚假的情报,就是将敌方的间谍反为我所用。后专指用计使敌人内部不团结。在战争中,敌我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想准确地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间谍”。《孙子兵法》里专门有一篇《用间篇》,在《用间篇》中孙武主要论述了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文中提出间谍有五种: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如果五种间谍同时起作用,使敌人摸不清我军的行动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神妙的道理,也是君主克敌制胜的法宝。
唐代杜牧在解释“反间计”时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意思是说如果敌人的间谍前来窥探我军情况,我军必须要事先知道,或者用贿赂来引诱他,使他反为我用;或者假装没有发觉,告诉间谍一些假情报,然后放了他,这样一来,敌人的间谍就能被我利用了。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按语】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非子·说难》);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苦肉计”就是故意伤害自己,利用血和泪来换取敌人的信任,再行反间颠覆敌人的谋略。它的特点,在于利用“人不自害”的常理,做出必要的牺牲,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这种迷惑敌人的手法,是违背人们分析判断事物正常的思维习惯的,因此人们一般不容易看透它的本质。不按“人之常性”行事,就如同水中看侧影一样,使对方得出与事物本质相反的结论。这就是“苦肉计”成功的奥秘。
其实此计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但要达到“他害”的目的。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苦肉计”的用法有多种多样,目的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其中的一种。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做,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打败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这种谋略,在近代和现代的间谍战中仍不少见。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按语】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尝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复前搏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历代名将用兵方略·宋》)
“连环计”,就是计上加计,计计相连,环环相扣。先用一条计谋使敌人自己钳制自己,再以另一个计谋加以攻击,如此计中生计,使敌人内部互相矛盾,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此计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谋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巧妙地运用“连环计”,就像有天神相助一般。三国时,庞统怂恿曹操把战舰用铁链勾连起来,然后纵火焚烧,使之无法逃脱,这就是“连环计”。
原“按语”中列举了庞统和毕再遇两个战例,说明“连环计”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但是有时也并不见得要看用计的数量,而要重视用计的质量。“使敌自累”之法,可以看做是战略上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为我军集中优势、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连环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清人揭暄《兵经百言》云:“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勷(辅助)之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意思是说,大凡使用计策的人,并不是一计孤行,一定要有好几条计策相互辅助使用。所以善于作战用兵的人,在使用计策时追求的是实用有效果;在使用技巧时,一定要防止对自己有损害;在确定计谋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况的变化,要相应地在计中套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胜防。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按语】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走为上”,是指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为了保存实力,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一种上策。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所谓“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并不是说“走为上”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如“按语”中所说的,当情况非常危险的时候,那就应该采取投降、媾和与撤退三条谋略。如果采取投降的手段就是彻底的失败,采取媾和的手段就是失败了一半,采取撤退的手段就不等于失败。没有失败,就会有转胜的机会。相对“投降”和“媾和”的谋略来说,“撤退”(走)就是“上策”了。
但何时走?怎样走?这要随机应变,并非简单地一走了之。撤退绝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一是避免与敌人主力决战,二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前进。按语中讲的毕再遇用缚羊击鼓蒙蔽金人、从容撤走的故事,就显出毕再遇运用“走为上计”的高超本领。“走”得恰到好处,会让人觉得是聪明的做法。古代有名的战例如:曹操的鸡肋战术、檀道济走避魏军。